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0章 上帝是中国人?(再次爆发月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0章 上帝是中国人?(再次爆发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呵呵!陈会长,谢谢!”

陈远新的爽直赢得了朱文的好感,以至于朱文在心中考虑着回国后是不是应该向部里推荐联合议会授予眼前的陈远新嘉禾勋章,嘉禾勋章是西北颁授对国家政务著有勋劳之公务员,及对国家社会贡献卓著之非公务员或外籍人士,相当多的实业家都得到了嘉禾勋章,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眼前的陈远新无疑将有资格接受嘉禾勋章。

这时的陈远新办公室内的一个简易沙盘吸引了朱文的注意,看着沙盘朱文有些疑惑的看了眼陈远新。

“陈会长这是?”

“呵呵!这只是鄙人的一些狂思妄想而已!阿比让大港!”

陈远新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这个沙盘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梦想。

“哦?阿比让大港!”看着沙盘模型朱文一下来了兴趣。

“朱先生,你看如果这个港口是属于我们的,我一定会在这里修建一条运河。你看就在这,从这里切穿沙嘴,然后开凿了一条长3。2千米、宽至少300米、深至少15米的运河水道,以此沟通了埃布里耶泻湖与几内亚湾,这样远洋海轮就可以直接进入泻湖。埃埃布里耶泻湖有550平方面积,平均水深7-8米,只面要沟通泻湖和几内亚湾,这里就会成中太西洋最好的天然良港。可惜这里是该死的法国佬的地盘!这些法国人占领了这里几百年竟然还不知道自己屁股下面竟然坐着一个天然良港。”

陈远新指着地图对朱文说道,作为一个海外商人陈远新明白良港对于贸易的重要性,初来象牙海岸后,埃布里耶泻湖就吸引了陈远新的注意力,但是一个中国人想在这里投资建港显然不太可能,而且好像也没有这个必要。

“陈先生,你有详细的地图吗?如果的可以的话能不能再将你的计划复制一份给我!”

陈远的那个天然良港吸引了朱文的注意,一直以来调查部外勤特工的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所驻地区的地理资料,而这处未被发现天然良港无疑更吸引人。

坐在沙发上喝着茶鲁道夫打量着商会内那些忙碌着的中国人,作为中华远洋公司的船长,一年半以来,鲁道夫和启明号到过墨西哥、秘鲁、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鲁道夫亲眼见证了在这些国家,中国商品是怎么一点点的用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设于这些国家的中国商会,这些商会之间都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一定程度上鲁道夫觉得商会还有其它的身份,并不纯粹的商业机构。

“中国人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

感慨着在短短两年中,中国商人取得的成就的同时,鲁道夫知道这一切均受益于欧洲的那场战争。当自己的祖国试图用枪炮夺取海外市场的时候,这些中国人竟然不费一枪一弹,利用市场空白,成功占领了这些市场。

“或许上帝真的是中国人!”

想起在纽约看到的新闻中,那些美国人因对中国奇迹般地经济增长而发出的感慨,鲁道夫也不禁心生这种感觉,谁能想到这个在四年前的还是一个农业国的东方国家,在四年后会把那些新颖的工业品卖到全世界?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东方奇迹吧!

在美国历来将新闻界记者称为无冕之王,又将他们视为与政府、国会、最高法院配合行动的“第四集团”。一些美国人曾就美国人的精神状态说过这样诙谐的话:“美国人可以省掉别的一切,只要有面包和报纸就可以生活。”由此可见,美国人和报纸,美国新闻和政治,其关系是何等的密切。

“在战争爆发前的1914年,中国甚至连棉布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在战争爆发后的四年后,全美国甚至世界每一家百货公司都可以找到中国商品的身影,中华高级轿车是华尔街巨富们的宠儿……,你家中的那些新颖的家电,身上的时装、火机以及让女人们趋之若鹜的昂贵丝袜、化妆品等等,来自中国商品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那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如果你不愿意相信的话,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找一下,相信一定可以找到“a”的身影,不信你就试试!”

《华盛顿邮报》1918年7月18日的头版中《中国!上帝的最新宠儿?》一文在整个美国引起了轰动,作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最老的报纸,《华盛顿时报》一直是哥伦比亚特区政客们的与面包一般早餐。

看着报纸的政客们、读者们果然像报纸上说的那样,随意朝周围看了一下,正如要报纸上所料,他们果然在自己家中找到了a,有电器、有服装、有玩具、有化妆品,喜好奇迹的美国人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无视了这么一个奇迹,一个改变着自己生活的奇迹。

一时之间,在美国的报纸杂志上,对于中国的报道屡见不鲜,在这个充斥着残酷的战讯的时期,美国人更乐意见证一个奇迹,改变着他们生活的奇迹。读者的需求从来都是美国报业的指向标,即然读者们喜欢,美国的报社便纷纷向中国派出了记者,以便得到更多的新闻,毕竟那里的一切就如同神迹一般。

尽管亨利•卢斯仍是耶鲁大学的在校生,但是为了筹集学费,一直在课后担任侍者,同时还是hotchkiss文学杂志的主编。当两个月前美国流行起关于中国热之后,亨利•卢斯便向多家报社杂志提请资助以特邀记者的身份到中国采访。

“我是在一个叫做登州的小城长大的,我殷切地希望能在某一天回到那个地方,亲眼见证那个古老国家的正在发生的奇迹,并将那里发生的一切如实的报道呈现给美国的读者。”

亨利•卢斯在自荐信中如此写到,最终在骷髅会的朋友的帮助下《华盛顿时报》资助了亨利•卢斯到中国的采访,或许是亨利•卢斯出生在中国并在中国长大的原因说服了报社,而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说着一口熟练北方官语,在中国长大的他熟知中国的一切。

在得到《华盛顿时报》赞助的三千美元的采访经费之后,亨利•卢斯立即买了一张中国邮轮公司的中等舱船票起程来到了中国,这片阔别达六年之久土地。

“哦!上帝!我看到了未来,这里的一切都是奇迹!”

来到西北的几天里,亨利•卢斯被眼前的这座充满东方韵味的现代化城市惊呆了,以至于只能用这一句话来形容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亨利•卢斯很难想象这座城市在三年前竟然还只是一片荒原,城区内林立的高楼大厦,规划良好生活社区,在城市周围数十公里内以卫星城散布的种类繁多的工业区。

“我的朋友,很难相信,仅仅只用的几年,你们就创造了这个奇迹!相信吗?昨天有新一家工厂投产,只用了三个月!三个月!在美国,他们甚至还在挖着地基!”

亨利•卢斯一边吃着在美国怀念不已的中餐,一边极其夸张的赞叹着几天来在西北的耳闻目睹,并和自己的老朋友沈善修分享着自己的惊讶。

在一家建筑事物所工作的沈善修是亨利•卢斯在芝罘学校那所被称为“苏伊士运河以东最好的英语学校”读书时的校友,在学校时两人并不算熟悉,直到六年前亨利•卢斯只身在前往英国的邮轮上结识后沈善修,两人在邮轮建立彼此间的友谊。

这次来西北采访,亨利•卢斯自然想到自己的这个朋友,在西北工作了一年半的“老西北人”,不过有了朋友的帮助,亨利•卢斯甚至以在中国出生的优势,申请到了b级身份证,在西北的通行要比其它的外国记者更方便。

“我是中国人!”,这是在西北采访的最大优势!

“亨利,在西北有一句名言,我们要像一百年不发生战争那样工作,要像明天可能爆发战争那样做好准备。在西北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以战时状态去进行,每一个工地、工厂都采取了一种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就是机器不歇人休息,轮班倒制度,所以西北的工业也很快地发展起来了。你说的那家工厂是家纺织厂,现在我们只用六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一座200立方炼铁高炉并投产。如果说这是奇迹的话,我更愿意说这是战时状态创造的奇迹!”

幼年时同学的惊讶让沈善修隐觉一丝自豪,来自外国人的称赞和惊讶是对西北取得的成就的承认,同样是对中国发生巨变的承认。在说话时沈善修的脸上带着浓浓的得意之色,西北的工业速度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奇迹。

战时状态是西北工业的特点,这一切完全受益于司马从后世苏俄在卫国战争时东迁工业中提取的成熟经验。速度!这是当时东迁工厂最根本的要求,当时苏俄东迁的1523家大型企业,其中大半都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荒原上重建,并在半年内恢复生产,其中太多的成熟经验值得西北借鉴,这些成熟的经验是西北工厂建设速度的根本保障。

在此之前,建立一家大型机械厂,仅建厂房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而采用苏俄的战时模式,先标定厂房位置,数十个施工队同时施工,在建厂房的同时夯实厂房地基、铺设厂房地面,随后安装调试机构工厂所需要的一切施工完全是同步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在厂房建成的同时,工厂已经投入了生产,在生产中重新调试。过去需要两年才能建成的工厂,现在只需要半年,尽管基建投资额因而增加数倍,但提前一年半投产带来的利润,远超过基建增加投资。

“嗯哼!这些我都在报纸上看到过了,你们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甚至于英国、法国、甚至于美国的工业专家都跑到你们这里学习你们的战时建设模式。不过我想他们更想学习的是你们的西北生产模式,西北的工厂的生产效率是美国的十五倍!同样一家工厂、同样的机械,你们的生产效率比美国高出十五倍。我想这才是美国的企业家们要学习的东西!沈,到底是谁发明了现在的这种生产模式?”

亨利•卢斯点头说道,在来中国的邮轮上亨利•卢斯碰到一些从美国来的技术人员,他们到中国是为了学习那个“西北生产模式”,一个全新工业制造模式,他们最常说的说是中国工厂的效率是美国的十五倍。

十五倍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中国人体力是美国人的十五倍?如果不是体力,那又是什么?那是因为美国的浪费是中国的十五倍。最大的浪费是人的浪费,智力的浪费。

在西北的工厂之中,在西北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连材料的运放都完全精确到秒,而且每个工人身边都有一条线,任何一个人发现问题,都可以拉这条线,然后让整个线停下来,然后发起全民性的“改善运动”。

“呵呵!哪!就是他!”

沈善修笑指着餐厅中央悬挂的一副照片说道,在西北在家庭的客厅、公众场合悬挂司马肖像早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礼节。

所谓的西北生产模式最初源自一份司马交给西北公司经理穆藕初的《工业生产优化建议》,谁能想到那份建议在经过两年的使用后,竟然成就现在被各国的“西北生产模式”。

当然不会有人知道那份《工业生产优化建议》实际上是源自后世“日本丰田生产模式”因为这个生产模式基本上是衍生于日本丰田公司,所以管理界以丰田来命名此生产模式,它的创始者是大野耐一,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它不是一套理论知识,而是一套实实在在的实战经验。

它的实践准则很简单----就是及时生产与不制造库存!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也很重要,所以后世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将此生产模式奉为法宝,因为它能大大的降低成本与有效提高效率。但真要做应用好它,可不能光说,关键还在于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去执行。

而在西北的每一个工厂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足够的耐心与恒心去执行。流水线与新的生产模式的结合,单动机械与新式刀具的结合,成就了现在西北的工业生产速度,在一些机械零件加工制造上,欧美需要几十分钟,但是在西北只需要几分钟,甚至一分钟。生产效率的提高,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使得西北工厂生产出质量最高、价格更低的产品,而这正是外国人学习的。

“你是说他?是他发明的这一切?”

亨利•卢斯有些惊讶的望着餐厅正墙中央悬挂的照片,很难想象被美国企业界奉为上帝法则的“西北生产模式”竟然出自一个政治家之手,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如果是真实的话,或许这将是一个轰动美国的大新闻。

诗人、政治家、经济学家、成功的商人!

或许相比于西北以及中国的工业奇迹,他本人更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奇迹,好像他从来没有接受过专访,如果他接受自己的采访的话,他的传奇般的经历,必定会让全美国为之疯狂,而自己也将会因为这次专访功成名就。

在心下打定注意后,亨利•卢斯笑看着眼前的朋友,自己必须要在他成为总统之前采访他。

“我的朋友,你可以帮我约见他吗?让他接受我的专访。”

沈善修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亨利•卢斯。

“你难道不知道现在他正在忙着什么吗?我……帮你?天!我只是一个建筑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