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村每年冬季,许多人家的劳动力,都要外出去做香菇,到春天时才回家,村里人把这些做香菇的人,称为是“去菇山”的香菇。冬季到来时,常看到“去菇山”的香菇,挑着担,一头是棉被,另一头是斧头、草鞋和用于在路途中吃的东西;他们身上穿着新衣服、新鞋子,行走在“去菇山”的路途上。他们所做的香菇,是用旧式制菇法,往往是第一年去砍树,然后再在树上砍出树花,在砍过树花的树木上,盖上杂草和树枝,完成了这几项工作,就完成了第一年的所有工序,这时候就叫是“做墙”。到第二三年后,把盖在木头上面的草和树枝舀开,冬天时在这些树木上,就能生长出香菇来。
树木必须放在背阴潮湿的地方,这些树木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树木越是腐烂的厉害,长出的香菇就越多。只要做下了“菇墙”之后,以后每年就要去采摘香菇。那时候的香菇,比现在的香菇个子要小,香菇肉也比现在的香菇要薄,香菇脚也是很短的。吃起来的香菇肉要比现在的鲜嫩。只要在家中放着包香菇,整个屋子可以闻到香味。
做香菇回来的菇农,村里的人称他们为“香菇”,回来时总会把那些很小个的香菇,带回用来自己吃,这种小香菇,人们称它为“香菇丁”。其实内行的人都知道,这种“香菇丁”比大个子的香菇还要好吃。村里的人常会用它来招待家中的人。有时家中来,农村习惯会烧碗点心。这时也会加上几个香菇丁,这家人烧出来的点心,很远就能闻到香菇香味。有时学生家长,也会让儿子,舀些“香菇丁”送给老师,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这也是当年农村,村民送出的最好的礼物。
“桃花开,梨花落,姐夫回,姐姐骂”,这是方兴田小时常念的一首民谣。的就是每年三月,菇民从“菇山”回家时,因这年的收成不好,没赚到多少钱时,被家中妻子谩骂的情景。每到三月的时候,菇农就从香菇山回家,这时,村子里的小朋友们,会到“菇农”家里去接糖果和饼干,这已成了当时农村村民的一种习俗。在菇农的家里,有亲朋或家人给小朋友发糖果、饼干。只要几家接下来,有的小朋友衣袋里,已经装得满满的一衣服袋。这时,方兴田也总是带着弟弟,跟着其他的小朋友去要。
听上房的叶小明,他爸刚从“菇山”回家,方兴田和几个小朋友就到他家中去接糖果。他家中的大人,又又笑,方兴田感到很好奇,站在那里,颇为认真的听笑话。叶小明也在那里,这时,叶清泉的爸:“小明他妈,前几天,我大哥没回家时,总看到你在家门口,盼着大哥回家,看你盼的裤子都快掉了,整天看你提着裤子的样子。今天总算等到大哥回来了,你还在掉裤子吗?”
这时,叶小明接着:“是的,不但是我妈的裤子在掉着,前几天,我的裤子也是整天的穿不住,老是在掉着,不知我爸这次回来,给我带新裤子没有?”
叶小明没听懂大人的是什么意思,以为单纯就是裤子,被他这样一,大家感到更为好笑了。屋子里的人听了之后,大笑起来。几位大婶把肚子都笑疼了,抱着肚子,哈哈的大笑着。
叶小明妈听了之后,不高兴的:“就你这个没教养的,总是些不着边际的下等话,有小孩子在这里也不正经。”
她一边着,一边不开心的给人倒着茶水。叶小明的爸平时和叶清泉爸是好朋友,看到妻子不高兴,怕妻子的话重了,会得罪这一位好兄弟,这才又重重的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