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户深巷里的食寮。掌柜的是名居士,一身驼色直裰,瘦长脸,颇有儒气。堂里只设三张食案,隔得远,食客席地而坐,不怕说话不方便。她们坐的是最左边一席,另两桌早坐满了人。此间营生很是不错。
此处供的是素斋,盛夏里尝鲜,四五碟儿小菜,配了清粥,清香爽口,很是开胃。
有不相熟的人在,守着食不言的规矩,七姑娘闷头喝粥。几次都发觉,他阿姊在打量她,神色和善。偶尔两人目光撞上,俱是客套一笑,很快便撇开去。这情形,稍微有些尴尬。
他坐在她右手边,进食的时候,惯常雅致。众人见礼那会儿,他称呼她作“姜女官”,只道是他的从史。
他这般介绍,倒叫她舒一口气。“姜女官”很好,食朝廷的俸禄,名正言顺,没人能说半句闲话。恰如其分,表明了她如今的身份。比眼下他婚约在身,却以“情投意合的女子”将她引荐给他的长姊,更显得尊重。
她感激他的用心,他带她来,本就有一层特殊的含义,没必要着急宣之于口,心领意会就成。
许是怕她紧张,他宽大袖袍下的左手,掩在案下,轻扶在她后腰。面上不动声色,只掌心不动,手指时而轻碰她两下。旁人见不着,可她知晓,这场稍微显得生疏的会面,私底下他传递给她的亲昵,让她心头忐忑,渐渐消散无形。
令她意外的是,他的小侄子与温婉的关夫人,性情迥然不同,十分活泼。见了她,一直睁着与他八分相似的狭长凤眼,亮闪闪瞅她,眼里满是好奇。
起初关夫人教燚哥儿唤她“姜女官”,燚哥儿唤了两声,自个儿给改成了“姜姑姑”,许是嫌字儿多,拗口,最后连姓氏也省了,脆生生叫一声“姑姑”,莫名就亲切起来。
关夫人是规规矩矩的世家小姐,板了脸,正欲训话,却被他摆手给拦下。日后总也要改口,此时反复纠正,却是无此必要。
“姑姑家在南边,南边也吃馍馍么?”燚哥儿含着汤匙,小小年岁竟不怕他。粘在他身边,歪着脑袋与她说话。
她眼睛瞟过燚哥儿跟前小瓷碟儿里,只咬了一口,便再不肯动的粟米馍馍,心里有些好笑。小孩子的心思不难猜,看他那不情不愿的小模样,她状似回想,笑着逗他。
“也吃的。在南边儿,家里最得爹娘疼爱的哥儿跟姐儿,才能有馍馍吃。”
燚哥儿鼓着圆溜溜的眼睛,犹豫好半晌,白生生的小手向瓷碟儿探去。“娘亲最疼我。”咬一口,偏头望向他美美的娘亲,急着求证。
他扶在她腰间的手掌轻拍她两下,电光火石间,深深睨她一眼。
只一眼,看得她心里怦然直跳。他的眼神太深邃,里边儿像藏了千言万语,她一时分辨不清。
因了七姑娘那句“最得宠”,燚哥儿得了关夫人笑着应是。一身锦衣的男童,瞬时高兴起来,席间不断寻她说话。恰好的,七姑娘那些软绵绵哄人的把戏,加之她年岁轻,语调柔和,头一回见面,燚哥儿竟十分乐意亲近她。
末了闹到要挪到她身边儿,请姑姑给擦手。七姑娘不想席上还有这番变化,自是乐意,有燚哥儿在,看顾着小孩子,手上有事儿做,越发没了拘谨。
饭后用茶,他与关夫人轻声交谈,她一头给燚哥儿讲京里的趣事儿,一头竖起耳朵,留心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