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华的速度是异常的迅速,还不到中午就把对王讷彬的专题报告登了出来,陆晓华问的问题非常刁钻,全都问在综合素质竞赛的关键部位,用的还都是反问语气,比如说“难道你不认为综合素质教育竞赛会扰乱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吗?难道你不认为这场竞赛会从另外一方面加生学生们的负担吗?”等等这一类的问题,就好像两人有仇一样,但王讷彬却一直的面带笑容,耐心的解释,从各个方面去解释,却只有一个中心意思,这场综合素质竞赛是利大于弊的。
在陆晓华的一番润笔之下,出来的专题报告就完全变了味,断章取义,把这场综合素质竞赛批判的一无是处,就像一只乌鸦,全身都是黑的。
反面的大旗已经竖起来了,支持综合素质竞赛的自然也不甘落后,一个个摆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是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这场竞赛的好处,脚步整齐一致,就像是有人组织似的。
战争就此拉开序幕,报纸也出乎意料飞速的更新,一天一份报也变成了一天两份报,还是专门为竞赛开的专题。报纸尚且如此,网络上更是迅捷,什么论坛、博客等,早已经吵得天翻地覆了,各持自见,大摆理论,谁也不服谁,火药味十足,那个架式好像要是正反双方的人面对面的话,就要大打出手,真刀真枪的拼上一场。
网络早就跨越了地域的界线,以s省为中心,四面八方扩散开来。一时间,便是全国皆知,参加辩论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反双方的阵营势力是越来越大,你来我往,好不热闹,那些专家学者们早上见面问候的话已经从“你吃了吗?”变成了“你是哪方的?有什么看法?”
声势浩大的同时,高中学生们也参与了进来。有的人说:竞赛的冠军就只有那么一个,或者只有少数的人受益,虽然只要走到市里便有加分,但加的那个分还不如多做对一道题目呢!没有必要去掺和。但说这话的人占得却是极少的部分,绝大多数人还是比较赞同支持竞赛的,这东西就像买彩票买双色球一样,中奖的机率小吧,中大奖的机率更是千万、亿万分之一,可是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去买,想去搏一把,一把就够,反正左右不就是两块钱嘛。这场综合素质竞赛的道理也差不多,如果没有那份实力不过也就是投入两三天的功夫,又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而要是你有那份实力,能够走得更远,那回报也足够了;假如一不小心走到了最后,那就算是修成正果,一步登天了。
再从另一方面来讲,高考那根“独木桥”不也需要一路血战吗?两者都一样,不是那么容易就得逞的,就看你怎么选择了,而且,参加这个综合素质竞赛不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吗?
网上的讨论依然是风风火火,学校里、各个地方的教育部也在商讨这个问题。没几天,这场综合素质竞赛的风暴就刮到了最上面,那场竞赛就像变成了洪水一般,处理好了,洪水便能孕育出万亩良田,而要是处理不好,便是水淹房倒,一个尸横遍野,要造成偌大的损失。面对如此激烈争辩,国家的灵魂首脑人物紧急召开了几次小小的会议,也没有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