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大唐军魂 >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零七章 拜访温彦博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零七章 拜访温彦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温彦博为人异常的清高,从不为如此简陋之室而感到惭愧,毒日忙于国事。为官清廉,也极少会宾客。基本不接待朝中官员的来访,自觉也不需要太大的宅弟。

皇帝李世民也知道他所居之处过于简陋。曾几次欲赏赐温彦博一所府弟,都被他拒绝了。

温彦博极少接待来访者,与现在的李靖有得一比,这些日子察觉到朝中一些敏感事儿发生,更是严令家人不接待来访者。

但如今李业诩来访,还是接待了,并亲自迎了出来。

这也让边上的那位温府管家惊叹不已。要知道这些日子温彦博连皇家人来访,都是拒之门外的。这名温府管家还记得,前些日子魏王李泰亲自上门来拜会,温彦博都没接待。让李泰吃了个闭门羹。如今这位虽然看似气势不凡,但明显不是皇族子弟的年青人上门,自己的老爷却如此接待,让管家很是不解。

只是家人不知,李业诩不只深受李世民的器重,而且因其武略才学俱是异常不凡,向李世民提出的一些建议,都被皇帝接受了;在对外征战中,更是十明广数的人马,取得了数战的重大胜利六如此女韬武略小年龄相仿的人,不能望其项背,这也让温彦博异常震惊和叹服。

唯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温彦博的尊敬,更别说李业诩还有一个与温彦博性情相近的祖父李靖。

“温相,翼来访,想与您讨论一下陛下交付的关于兵制改革的事儿”。在家人上茶后,李业诩即开门见山地对温彦博说道。

尚书右仆射是主管兵事的,一些事儿肯定要与其相讨论,李靖也建议李业诩来向温彦博请教,还有李业诩所提的关于鼓励民间商业发展的事儿,更是要与当进的左右仆射都商量好。

“陛下也对温某说过将军所提之事。某细细思虑后,觉得李将军所提之事甚是可行!”温彦博也没丝毫客套。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听这话,李岖冉大喜,“翼常听祖父言,温相对诸事颇为明了,也常建议我多向温相请教,只是一直忙于事儿,都不得闲,今日才上门来。这是客套话,李靖只是这次才说的,以前都没说过。

温彦博却并不和李业诩说客套话,而是讲起了他对这个兵制改革的一些看法。

李业诩所提的募集之法改革后。军队管理的方式,引起了李世民的异常重视,在朝会上与众大臣宣布后,也让大臣们议,提出意见或者改进。

兵制的改革是关系到大唐命脉的事儿,李世民不可能依李业诩一家之言即定案,必须得让诸臣们各述已见后,综合那些有用的意见后,再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李世民当朝宣布这个草案后。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重臣们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温彦博,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宗宗等人都是支持这样彻底的改制,认为此举将大大加强大唐的军事力量,从尔威慑周边属国,使其不敢造次;而特进魏征、萧璃,中书令杨师道,吏部尚书高士廉、秘书监虞世南等则激烈反对,认为此举是有违礼制,并不顾国本,一力扩军,加重百姓的负担;司空长孙无忌则不表意见。

温彦博当下对李业诩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但更多的是侧重军队与地方官府之间关于及后勤供应方面的意见,作为对李业诩那个草案的补充。文臣与武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总是不一样的。

李业诩听着,并不插言。默默的记在心里。

“李将军不只对军务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看法,而且对其他一些关系民生的事儿见解也是不凡,就如这个支持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提议,某看了甚是佩服,将军心里装着大唐,关心的是天下百姓的生计,如之前开发南方的议案一样,一定会惠泽千百万黎民百姓的。我们老了。都想不出太多利国利民的事儿来。后生可畏啊”。温彦博说完感慨道。

李业诩提出的朝廷和各级官府支持商业、手工业发展的提案,得到了包括房玄龄、长孙无忌、温彦博等诸多大臣们的支持,但也遭到了魏征、高士廉、诸遂良等朝臣们的反对。认为治世之道,以农为本,朝廷不可忘了这个本,去鼓励百姓去操持那低贱的行商之术,即使如今天下丰足,也不可让百姓荒废农事去经商。

经商之道在古代一直受到打压,多数封建王朝都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地位一直都是很低的,正统的儒家也是轻商的。所以提出的鼓励经商的计戈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李业诩也没什么意外。

温彦博虽然是年纪一把的老学究,但对此事却很是支持,用他的话说。能使国家稳定强盛,百姓富裕的事儿,都是一力支持的。这与魏征事事要合礼制的作法也完全不同的。    李业诩想这是不是温彦博常同魏征争论的原因之一?用后世的话说。温彦博与魏征是不同政见者,

几件事都得到温彦博的支持。李业诩心情大悦,只是温彦博并没和他闲聊些什么,即起身送客了。

出了温府后,李业诩又去了房玄龄府,走进房府时,李业诩有这样的感觉,当朝两位左右仆射家居环境相差太大了,房府至少比温府矢了几十倍。

房玄龄对他所提的几个建言都是大力称赞,听房玄龄一说,李业诩这才知道,原来房宴龄也曾建议李世民鼓励民间商业活动,但没李业诩提的那么详细。

“要支撑一只庞大的军队,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力作保证”。李业诩说完这句话,与房玄龄相视而笑。

要打仗。必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

农事与商业,那是保证国家赋锐增加,百姓富足的重大事儿;兵制改革,则是提高军队战力的根本之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