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东北战争爆发时期,当时的沙俄帝国的内部也并非没有矛盾,以沙皇尼古拉三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对东北地区的问题上,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实也存在两种不同的主张,但是在争夺领土上,却与各国列强都是一丘之貉。
沙皇政府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政策,拥有众多的忠实执行者和参与者,沙俄帝国的主要分是在对远东的策略方面,一派比较赞同与远东集团结盟,加强沙俄帝国在欧洲的扩张,而另一派却看到了远东未来在国际上的地位,如果在早日全面出兵控制东北,未来想要争夺只会是困难重重,所以建议尼古拉三世立即发动对远东的战争。
这样不但可以确立沙俄在东北地区的权利,同时消弱远东,并让远东作出某些让步,也加强对晚清的经济掠夺,等到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全通车,运输能力有了质的提高,在依托旅顺地区及其在朝鲜的外围,东北地区建立要塞工事,再伺机与远东进行决战。
不过最打动尼古拉三世其实就是那一句,沙俄帝国十分需要一场胜利的战争,抑制国内勃勃燃起的大革命!
一群帝国主义冒险家们,他们彻底过低估计了远东的军事力量,认为远东只是偏于一地朝鲜,海上不堪一击,随便扔个帽子就可以压倒,不惜诉诸武力,最后不但没有成功,也为了沙俄帝国的瓦解埋下了伏笔,随着沙俄与远东的关系,在主张对远东强硬派的推动下,沙俄国内的革命高潮愈是逼近。
不过作为权力的最高统治者,沙皇尼古拉三世也是东北战争的罪魁祸首,在发动战争的时机上,他直接凌驾于两派之上,虽然他知道那个时候,沙俄准备的并不足,各派都希望推迟东北战争的时间,但是他相信,如果推迟东北战争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采取强硬政策,因为让步总是会引起新的让步。
就这样,他用实际行动支持了第一次东北战争,并在全沙俄帝国内掀起战争前的最后叫嚣,呼吁沙俄人民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要伟大保卫祖国领土,营造大战争的氛围,实际上关于东北战争准备却进展十分缓慢,当东北战争爆发之后,沙俄帝国前线最需要炮弹的时候,每个基层部队只能领到一车箱一车箱的神像。
而远东陆军却在拥有速射火力空前猛烈的条件下,在彭德的亲自率领下,给沙俄陆军带去了一次次致命的洗礼,再就是当时沙俄陆军统帅和指挥系统的内部矛盾与混乱,以及沙俄皇亲国戚的插手干预,最终决定了沙俄陆军在东北战场的必然惨败。
而另一方面,远东集团早就在李宁宇的带领下,几年前就开始为这次战争做充足的准备,虽然远东才整体的财力上不能与沙俄帝国相比,但是抱着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时,都会增强沙俄取胜的可能,因此在与德国结盟之后,远东就开始对各国联军以及沙俄展开了全面的攻势,直接跳过了谈判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