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君眉毛一挑:“多谢。”
徐元佐笑道:“你可知道我看到哪里?”
“哪里?”
徐元佐手指一甩,夹着的筷子嗖地一声飞了出去,啪地打在窗格上。
“那里。”
“那里?”
“然也。”徐元佐站起身:“我不指望谁能跟我看得一样远,其实我还庆幸你们没看到那里,否则我赚什么去?关键就是谁能把握机会,跟上我的脚步。如果能跟得上,大把的银子可以赚。如果跟不上,大家也就仅限于喝酒聊天了。”
沈玉君看着地上的筷子。又看了看意气风发的徐元佐,道:“具体是什么?说来听听?”
徐元佐微微摇头:“走完这圈你就知道了。”
沈玉君垂了垂眸,心中不自觉中已经信了徐元佐的话,开始寻思还有什么北货可以开发。然而阅历的局限,让沈玉君无论如何都看不到冰天雪地的辽东。
甚至可以说,如果问江南人“建州左卫”在哪里。十个有八个不知道——不是不知道地理位置何在,而是压根不知道大明还有这么个地方。
徐元佐不是第一次乘船,却是第一次远航。虽然历史书上说此时的航海都是近海航行,然而近海航行也不等于贴着海岸线走。站在海船的舱楼上,极目远眺也看不到陆地。即便是同行的海船。也在数百米开外,虽然能够看到,大小却如模型。
因为此时南风未起,北风势尽,风力并不很足。经验老道的火长估算船队将要十五天左右才能到达天津卫。徐元佐倒是不急,反正这船上吃用都很不错,闲暇时看看海,吹吹风,过着难得的恣意生活。
就像是辛苦一段时间的休假。
不过才工作两年时间,就要休这么久的假,这让徐元佐有些心中不安。
船队没有带货,相应的补给就带得多了,可是也架不住船上商贾们的耗用。到了东海中所,船队第一次登陆补给。
这里个港口不大,用作中转港不足,但是补给却是够了。
徐元佐不太清楚东海中所的位置,就问州县,结果人说是“海州”。
海州也有些陌生……港口一渔夫道:“咱们这里是连云港。”
徐元佐一下子就明白了。
船队第二次靠岸的时候,梅成功有了经验,先去问当地人这里是什么港口。
当地人一脸茫然:“港口也得有个名字?”
梅成功道:“那是自然,否则怎么知道人在哪里呢!”
“北门港。”码头人说。
徐元佐对这个“北门港”颇为无语。学过汉语的人都能从构词上看出来,这就是“北门外的港口”的意思啊!
“你好歹得问一下卫所州府吧?”徐元佐看得梅成功一阵慌乱。
——在海州的时候,你听到连云港才能明白。现在倒要知道州府卫所了?
梅成功腹诽归腹诽,问还是去问了。
“佐哥儿,咱们这是在威海卫了。”回来之后,梅成功报道。
“哦!已经到威海卫了啊。”徐元佐脑中画了一下图,这是马上要过渤海海峡了。
——说得好像你知道似的。
梅成功不相信徐元佐不知道海州,却知道威海卫。这两者对江南人而言都是陌生地方,不过海州明显近得多,还能碰到海州出来的灾民呢。
徐元佐乘着停船休息,走到甲板上,看到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正在给船员们分派工作,正是这艘船的火长,负责针路领航,乃是仅次于船长的人物。有些船东不出海,也会直接雇他们作船长。
徐元佐等火长暂停下来,上前道:“老范。”
“嗳,徐相公您吩咐。”
“下面打算怎么走?”
老范愣了愣,心中暗道:这相公莫非是走过海路的?
徐元佐直接道:“是从诸岛之间穿过去,还是走海峡过去?”
老范登时明白过来,道:“徐相公,咱们这回船多,熟手却少,肯定是贴边从沙门岛穿过去。您说的海峡,是书上的名字吧?咱们这里唤作‘老铁山水道’。那条水道真是凶险,冬夏两季要么有雾,要么大风大浪,等闲不能走。现在虽然没有冬夏时候凶险,但也是浪高风急。船上都是贵人,何必犯险呢。”
徐元佐微微点头,问道:“为何叫做老铁山水道?”
老范指着西北方水天一色,好像真能看见一般:“海那边就是辽东都司的金州卫和金州中左所……”
“旅顺。”徐元佐轻声道。
“对对,旅顺口就在金州卫的尖尖上,更尖尖上有座老铁山,所以那条水道就叫老铁山水道了。”老范解释道。
徐元佐微微点头:“你倒是清楚得很。”
老范笑道:“小的早年间也走过这边,家里世世代代都要背北海水路的针谱。”
“你家祖上跟朱清有渊源?”
老范笑道:“朱清张瑄名气虽大,但是我们却不走他们的海路,难走,又慢。国朝洪武、永乐年间,海运走的都是殷明略开辟的新路。从崇明放洋进黑水洋,然后或是停成山卫,或是停威海卫,过沙门岛,走莱州大洋,放北直行,就到天津卫的大直沽了。”
徐元佐笑道:“原来如此。你东家还特意去找朱清遗书,不如直接问你就知道了。”
老范呵呵笑道:“东家哪懂这个?再说,那时候他不是也没找到我嘛。”
徐元佐知道沈玉君必在左近,转头一找,果然看到她正扶栏远眺,假意看海,实则气得七窍生烟,肯定是听到两人的这番对答了。
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