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谜案追凶 > 第二十四回 白骨疑案二十四

第二十四回 白骨疑案二十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贪污不光害了老百姓,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秦泰曾经有一次无意之中打听到了内部消息。地方各级本来都有自己的库房,这些库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民用库房,也就是储备着物资的库房,这些库房基本作用就是遇到危难的时候,救济本地老百姓的。还有一种是战备仓库,属于国家的,没有遇到战事,地方官员是不能擅自动用的。可是据说民用仓库里不是十室九空,就是堆放着一些已经不能用的无用东西。金银早就被分了,好东西也被管库房的拿光了。战备仓库里的东西也不多了,里面的优质大米被换成了陈米甚至于不能使用的糠米。官银变成了私银,私银又变成了散碎银两,最后就连这些散碎银两也成为了纯度不高的“假银”。一个仓库这样,其他的又怎么样呢?秦泰没权利查,更不敢查,生怕一查之下查出一个惊天的答案。秦泰不怕死,更不怕身败名裂,但是秦泰担心民心不稳,从此发生暴乱甚至于战乱。地方仓库已经这么不堪了,军队的仓库会独善其身吗?要是军队的仓库也出问题的话,怎么办才好?优质又精良的武器和装备被倒卖,士兵们得不到补给,一旦战事发生的话,还有多少战斗力?还能保卫国家吗?还有多少能力出战?秦泰不敢再往下想下去了。

其实秦泰很清楚,所谓的三大弊端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多年来的官场陋习积淀。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这个责任必须要嘉靖皇帝朱厚熜来承担。嘉靖皇帝朱厚熜不是不知道这些,他不但装作不知道,而且更加纵容手下人气压老百姓。在嘉靖皇帝朱厚熜看来老百姓什么也不是,无权又无势力,老百姓的生命不如牛羊,几乎和鸡鸭差不多。他觉得只要手下人听他的,上下一心任他指挥,他能做一个不死的永久皇帝,死一些老百姓,老百姓闹一点乱,没什么了不起。

秦泰曾经听说过一些不怕死的大臣,曾经用极为委婉的方式向嘉靖皇帝朱厚熜汇报过一些现象。这些奏折不是被司礼监的太监私自扣下了,就是没有通过内阁的审查,就连司礼监也没有看到。就算真的送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那里,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不予理睬。久而久之之下,司礼监用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口气训斥这些大臣,说他们是“吃饱了没事干,无理取闹。”导致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说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不好的皇帝,自私、小气、记仇之外,最大的缺点就是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的建议。一旦嘉靖皇帝朱厚熜决定的事情,容不得任何人的反对。凡是提出反对的,都将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敌人。嘉靖皇帝登基初年,为了给他生母争取一个皇太后的名分,他曾经和当时的大臣们对持。虽然当时说好事后不针对大家,但是几乎所有参与过这件事情的大臣,凡是反对过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事后几乎都得到了莫须有的罪名。因为这件“大礼仪”事件,三十多个大臣被贬,四十多个大臣获罪入狱。十多个大臣死在了锦衣卫的诏狱里面,二十多个官员全家一起受罚,七个大臣一家上下一起上了断头台。不光臣子这样,嘉靖皇帝朱厚熜对自己人也这样。嘉靖皇帝朱厚熜曾经有一个皇后,她都身怀六甲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因为觉得皇后多嘴了,说了一些他不爱听的话,直接上去用脚踹皇后。结果导致皇后小产,母子两个一起离开了人世。凡是和嘉靖皇帝朱厚熜接触过的人,对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评价都是这么几个词“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冷酷无情”。

秦泰并不知道一个秘密,在他决定利用这个方法劝谏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人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瑞,他已经上了一份几乎可以精绝天下的奏折。这个不怕死出了名的正直官员,做出了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在正月十五大家都上表恭请嘉靖皇帝朱厚熜搬入新居的时候,海瑞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奏折。在奏折里海瑞提到了当时的问题,毫不隐晦的隐射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不足和错误。嘉靖皇帝朱厚熜当场大怒,下令将海瑞关入诏狱,并要大臣们廷议这份大逆不道的奏折。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意思是要大家给这个胆大包天的海瑞定罪,定一个重罪,可是大臣们不敢也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个海瑞因为这件事情必定写入史册,大家的一言一行不但影响到海瑞的生死,更是会被写入史册。大家都知道海瑞说的没错,要是顺从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判定海瑞错的话,将来史册上会说他们是奸臣,至少是不光彩的角色。但是要是维护海瑞的话,后果更严重,会直接导致嘉靖皇帝朱厚熜针对他们。所以大臣们都用一种消极怠工的方式,把这件案子拖着不办。再加上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脸面,所以外人不会知道。秦泰刚从外面回来,当然不知道这件已经暗中轰动京城官场的大事。但是比起海瑞来说,秦泰的胆子更大,做的更有魄力。海瑞只不过以臣子的身份,上奏折规劝嘉靖皇帝朱厚熜,也就是提醒嘉靖皇帝朱厚熜。秦泰却直接抬出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历代祖宗,准备以长辈的身份教训这个脑子不清楚的后代皇帝。这种行为简直和“逼宫”差不多。

历代以来规劝皇帝有好多方式,早在秦始皇建立帝国初期,就设立了和丞相差不多平级的“御史”。当时皇帝之下设立三个重要职务,丞相总管日常事务和民生问题。太尉负责训练和日常管理军队。御史作为言官不但起到监督官员的作用,更是有劝谏皇帝错误言行的使命。自此大臣们纷纷以规劝和引导皇帝的言行,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一旦能够规劝或者阻止皇帝错误的言行,这是臣子们最大的荣耀。所以有了许多不怕死的故事。关于规劝皇帝的方式,有所谓“哭谏”、“死谏”、“兵谏”等等。所谓的“哭谏”就是指大臣们不要脸面地哭着闹着劝说皇帝,企图用家中妇女经常用的“一哭二骂三上吊”的方式,逼着皇帝收回成命。用这种方式的大多数都是朝中老臣,皇帝的老师或者长辈,他们利用自己资格老,皇帝不好意思处罚他们的前提条件,敢于阻止甚至于改变皇帝所下的决定。“死谏”就是用自己的死来吓唬皇帝,逼皇帝修改或者取消所下的某一个决定。这种做法有点偏激,影响也不是太好,但是有一定的效果,至少让皇帝见见血,起到吓唬皇帝的作用。皇帝都是养尊处优的,虽然经常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但是很少有机会真的见血,真的有人在他面前死去的话,效果还真很有效。一般来说敢于“死谏”的大臣,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不怕死,第二为人正直,第三家中没有后顾之忧,第四没有欠别人钱。据说在西晋的时候一个大臣“死谏”不成被救下了,后来有人说他是还不了别人的债才找死的,导致他不但没有名垂青史,而且连官都没脸当了。“兵谏”就是指有实力或者掌握军队的武将,利用手中的权力,控制或者威逼皇帝下达命令,修改或者直接否定某一个决定。使用“兵谏”的大臣,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第一手里有一定的权力可以震慑君主,第二就是没有改朝换代的不良用心。不然的话其中的意义就有了大变化,实行者将是窃国大盗了。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兵谏”有汉朝的霍光事件,霍光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新帝登基之后觉得霍光管得太多,逼得霍光交出兵权后,赶霍光离开朝廷。这个昏君还企图占有先帝的皇后也就是皇太后。霍光得知之后,召集手下旧部,包围皇宫比新帝下台。这个皇帝知道那个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了。在民国的时候,爱国将领张学良也实行过“兵谏”。为了威逼不想和日本人开战的蒋介石宣布对日全面作战,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在一九三六年西安实行了“兵谏”,把前来视察的蒋介石抓了起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安事变”。

对于嘉靖皇帝朱厚熜来说,海瑞实行的规劝属于“死谏”。也就说海瑞知道自己的奏折,会导致自己下大狱,甚至于会死,但是还要上奏折。就是拿自己的性命来劝谏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觉醒。秦泰将要做的,就是比海瑞的“死谏”更要直接的“兵谏”。虽然秦泰手里没有军队,也没有大臣们的全力支持,但是秦泰是拿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祖宗吓唬嘉靖皇帝朱厚熜,这比千军万马逼迫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有威慑力。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是不受威胁的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就摇摇欲坠了。而且这个举动一出的话,任何人也帮不了嘉靖皇帝朱厚熜力挽狂澜。徐阶不行,高拱不行,张居正不行,吕芳不行,陈洪不行,黄锦不行,孟冲不行,马成不行,嘉靖皇帝朱厚熜他自己也不行。必须一切都听秦泰的,至少在那一刻是必须的。无论是想法上,还是做法上,甚至于效果上,秦泰的方法比海瑞更直接,更有效,也更简单安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