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看书网 > 黄金耳 > 第291章 明星效应

第291章 明星效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天有空没?咱们三个去宋庄转转?”

开完会白桦和老郭没有走,拉住吴天缘邀请去宋庄,说是看看新生代力量,找点未来的好苗子。

宋庄是地名也是人名,作为人名指的是宋代画家宋庄,但目前所说的宋庄泛指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宋庄是通州区经济文化重镇,民风淳朴、文化资源丰富,艺术事业繁荣。

宋庄作为艺术区,艺术人才集聚,已形成了京城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有全国最大的村级美术馆,宋庄美术馆,也有各类民营美术馆或艺术中心,各具特点的建筑外形和举办的众多展览,共同构建着宋庄的艺术生态。

白桦介绍道:“你不要小看宋庄美术馆,它主要举办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遵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进行国内外当代艺术交流,并通过展览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的交流。艾未未、方力军、岳明君、刘大炜、袁振西、夏小万、祁志龙、杨少斌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都积极参与宋庄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

“它还积极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扶持与帮助,策划、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宋庄艺术生态的调查、研究、整理工作。并且向公众进行了广泛的推广、教育,不定期地邀请文化界代表人物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与、支持各类公益和慈善活动。”

吴天缘惊奇道:“哦?现在宋庄竟然形成规模?以前我听说不就是一些画家小打小闹?”

白桦笑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皇历了!20世纪90年代初,大批艺术家从全国各地投奔圆明园,聚居在福缘门村一带,圆明园遭清理后,原居那里的艺术家们便流离失所散居各处。一些艺术家开始寻求其他更为安全、安静,有利于创作的环境,于是他们发现了宋庄,这里有良好的环境和低廉的租金。”

“最先进驻宋庄的艺术家几乎都是当年圆明园的第一代,他们很像是一群拓荒者,寻求埋藏宝藏的地方。经过几年的发展,附近的村舍都成为了艺术家的摇篮。美术馆、艺术园、美术基地、工作室比比皆是,画廊也是不计其数。到2006年,宋庄的艺术家已经达到1000人左右。”

“艺术家的宋庄模式与798的纯商业运作不同,宋庄正在以一种异于中国生活常态非常规的模式汇聚成了一个新的平台,与798相比这里更像“艺术之家”。艺术家租用村民的房子,同村民签订租赁合同或口头约定;购买或租用土地盖适用的工作室,同村委会或村民签约;租用闲置的工业厂房改造成工作室。有的学者将宋庄的发展模式比作“艺术移民”,他们都在宋庄拥有了自己的“家”。

“他们准备借鉴“大芬模式”,深圳大芬村以油画为产业核心,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商业上的成功,但是现在的大芬村艺术的气息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化的生产复制,虽然真正的艺术在这里遭到了埋没,但是大芬村确实挣到了钱,它的“市场订货——画家制作——画商收购——国外销售”的产业模式带来了丰厚的效益。”

白桦从事艺术品几十年,深度分析道:“我理解的艺术品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美术产业链条的首要一环是人才,链条的另一端是市场,宋庄现在的问题是有人才,没市场,在市场不足的情况下人才面临流失的危险。”

“而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市场不是问题!”

吴天缘点点头,这一趟必须要去,他对国内现代艺术家的水平和生活知之甚少,要赶快提高,以后多挖掘点有潜力的人才,占领市场。(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